在寧夏慶華煤化有限公司,有這樣一位扎根一線十七年的“老慶華人”——白建國。從2007年9月踏入公司大門的那一刻起,他就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這片熱土。他十七年如一日,以腳步丈量責任,用汗水詮釋擔當。十七年風雨兼程,他從一名普通的爐前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車間主任,用堅守詮釋責任,用實干書寫擔當,用匠心鑄就輝煌。
2007年9月,白建國頂著漫天黃沙,懷揣夢想走進寧夏慶華,成為煉焦車間一名普通工人。面對烘爐高溫、黃沙和繁重的體力勞動,他沒有退縮,而是以“干一行、愛一行”的執著扎根一線,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中。憑借愛學習和積極主動的態度,他迅速脫穎而出,分別擔任過車間烘爐班長、大車司機、運行班長。在此期間,他通過不斷努力學習提升自己,多次榮獲“先進個人”“安全生產工作者”“集團十佳標兵”等榮譽稱號。
2016年上半年,為應對焦炭市場持續下滑造成的嚴峻挑戰,公司及時調整配煤方案,保障了生產系統的穩定運行。然而新的難題隨之而來,焦餅收縮率不足導致推焦作業大面積受阻,若不及時處置,不僅將造成設備損傷,更可能危及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穩定。值此危急關頭,時任生產運行班班長的白建國挺身而出,帶領班組員工配合車間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。面對炙熱的焦炭和近千度的爐溫,他身先士卒,手持工具一孔一孔清理卡滯焦餅。在十四個晝夜的連續奮戰中,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又烤干,臉龐被熱浪灼得通紅,鞋底因踩踏落地的紅焦多次燒穿,但他始終堅守在最前沿,最終保住了焦爐加熱系統及碳化室硅磚的完好。白建國“舍身為企”的表現,是慶華“五個特別”創業精神新時代的生動注腳,他當年所帶班組即被評為“百日攻堅先進班組”。但白建國并未因此停下前進的腳步,而是以此次攻堅為契機,總結技術經驗,持續學習提升業務能力。
在2017年2月,他被破格提拔為煉焦車間工程師。在新的崗位上,他始終保持著謙遜與警醒。從基層成長起來的白建國,深知管理者的威信源于以身作則。他堅持“管人先管心”,每天最早到崗巡查設備,最晚離廠復盤問題,傾聽訴求解決困難。他堅持身先士卒,主動傾聽員工心聲,解決實際困難。在他的帶動下,車間形成了“人人守紀律、事事講規矩”的良好氛圍。 一名老員工感慨:“白工從不搞特殊化,我們服他!”
2023年3月,白建國被任命為焦化煉焦車間主任。面對二期投產攻堅期日益復雜的問題,白建國始終保持著“小學生”的心態。在現場永遠能看到他手里拿著一個四四方方的小本子,堅持每日記錄工作筆記,遇到難題立即查閱資料學習,或是與副主任進行溝通,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。5月,4號焦爐投產在即,因煤塔下料口設計缺陷導致煤料無法正常下料,生產遇到極大困難。在上級領導的決策和同事們的配合下,他帶領團隊和施工隊伍日夜奮戰,改造下料口坡度、加裝空氣炮,最終攻克難題,保障了生產平穩運行。
2025年2月13日,白建國從焦化煉焦車間調入煤化煉焦車間主持工作,在深入調研了解后,他發現車間還有節能降耗和工藝優化的空間,為積極響應公司“降本增效、延鏈補鏈”號召,他每天都把大把時間用在生產過程中,積極深入了解水電消耗過程,帶領團隊反復推敲生產環節。在他的帶領下,煤化煉焦車間電度用量從1月份平均每天5.4萬度降至現在的每天4.2萬度,生產水用量從1月份每天240方降至現在每天90方,這兩項節能就能為公司全年節省200萬元以上,他常說:“慶華給了我成長的舞臺,我就要用行動回報這份信任。”
十七年風雨兼程,他用堅守詮釋了什么是“慶華人”。是黃沙中邁出的第一步,是焦爐旁流淌的汗水,是危急時刻挺直的脊梁。他的故事是千千萬萬慶華人的縮影,更是無數一線勞動者“平凡鑄就偉大”的真實寫照。在寧夏慶華的發展歷程中,還有無數個“白建國”式的員工,他們用汗水與智慧共同托起了企業的輝煌,他們與企業同心同行,以匠心鑄就品質,以擔當詮釋忠誠。
(來源:寧夏慶華 余曉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