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現代煤化工示范企業呼吁政策支持之聲一直不斷,并從以往個別企業的要求,發展成整個行業、產業的呼聲。比如日前就有國內30余家現代煤化工企業共同發聲,疾呼國家給予政策支持。如果一個體量龐大的新產業集體受困,很可能是政策環境出了問題,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。
現代煤化工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興產業。正因為國家鼓勵,才有如此多的企業響應國家號召,積極開展示范;正因為是新興的產業,這個產業的抗壓能力才會顯得如此羸弱,才需要政府出面扶持。事實上,我國對其他一些新興產業的政策扶持,力度一直是很大的。比如對風能、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,就實行了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,使這些產業逐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。但同樣作為新能源的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氣等現代煤化工產業,卻遲遲沒有得到國家的政策扶持。筆者認為,現代煤化工更應盡快得到國家的政策扶持,理由有三:
第一,發展現代煤化工體現的是國家戰略。以煤炭為主要資源和能源的資源現狀,決定在今后若干年內,我國的煤炭清潔利用將一直占據主導地位。現代煤化工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最好的煤炭清潔利用途徑。正因為如此,國家早在十年前就開始進行現代煤化工示范,并將現代煤化工產業作為國家重點鼓勵的發展戰略,體現的是國家意志。政府先后核準了一批示范工程,形成了現在的產業雛形。而且,發展現代煤化工可實現一舉多得:通過煤炭的清潔利用,有助于保護環境;通過煤炭的石油替代路徑,有助于緩解我國油氣能源緊缺狀況;通過建設體量龐大的現代煤化工產業,有利于經濟發展,解決煤炭產能過剩問題。
第二,現代煤化工走到今天已經“輸不起”。雖然多年來一直有聲音呼吁政府謹慎發展現代煤化工,堅持示范先行、有序發展,切忌一哄而上,但國家將現代煤化工列入國家戰略,并通過不斷的“開閘放水”,先后核準了一大批現代煤化工項目,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目前,我國投入現代煤化工的資金已高達數萬億元,帶動的相關產業則更多。如果現代煤化工發展遇挫或失敗,其損失難以想象。尤其是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強烈沖擊下,在環保壓力越來越大的態勢下,產業發展幾乎是步步驚心。當前行業確實遇到了過不去的坎兒,對這樣一個事關國家戰略的新興產業,政府通過政策扶持幫其走出困境,可以說理所當然。
第三,政策扶持現代煤化工宜早不宜遲。現在,我國現代煤化工普遍遇到的困難超乎想象,一些建成投產的項目可以說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,更多在建擬建的項目則是騎虎難下。整個行業何去何從,走到了十字路口。常言道:“救場如救火”,國家對現代煤化工既然“割舍不下”,既然必須發展,出手相助就必須快。否則,等一批企業死去了、等這個產業元氣大傷,就是想救也來不及了。
當然,現代煤化工企業在呼吁和等待政策搭救一把的同時,也需積極開展自救以贏得時間。